首页

国产女m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6 00:13:16 作者:雅万高铁架起中印尼民心相通桥梁 浏览量:70688

  中新社雅加达5月25日电 题:雅万高铁架起中印尼民心相通桥梁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加入雅万高铁项目,来自印尼的蒂妮收获颇丰:“这段经历让我得以与来自不同背景、文化和语言的团队合作,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

  作为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一员,32岁的蒂妮深切感受到跨文化交流与高科技融合的独特氛围。她被中国春节习俗等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同时也积极向中方同事介绍印尼特色美食。蒂妮说:“彼此的欣赏与理解,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5月24日,雅加达哈利姆站停靠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由中印尼合作共建的雅万高铁于2023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截至2025年5月20日,累计发送旅客超过930万人次,预计全年客运量将较去年增长10%以上。

  这条高铁不仅为印尼民众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也有效推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表示,雅万高铁已成为中印尼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促进了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

  雅万高铁让雅加达到万隆间原本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至40分钟,改变了许多印尼人的通勤方式。

  “对我来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与家人朋友的联系更紧密,生活更便利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万隆人,蒂妮是这条高铁的直接受益者。

  “雅加达到万隆只需要40分钟,过去难以想象,现在却成为日常。”常往返于两地的乘客塞普提亚万说。

  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中方董事张明介绍,雅万高铁以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受到印尼民众广泛欢迎,许多乘客慕名而来,旅客发送量持续增长。

  这条铁路也吸引了大批国际游客。2025年第一季度,超过8.7万名非印尼籍旅客搭乘雅万高铁。

  雅万高铁带动人流加速涌动,高铁经济带雏形初现,沿线车站涌现出快餐店、冷饮店、咖啡馆等新业态。

  在德卡鲁尔站,咖啡店主维多表示:“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自从高铁站建好后,客流多了,生意也好了。”

  卡拉旺站周边集聚了汽车、电子、家电等产业园区,是印尼的工业重镇。随着雅万高铁的开通,目前已有来自中国、美国、新西兰等国的50多家企业在此落户。

  印尼官方数据显示,雅万高铁使用电力驱动,每年节省燃料成本近2亿美元。2019至2023年,该项目为雅加达和西爪哇贡献了近6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研究员哈亚提·诺馥思认为,雅万高铁不仅缩短了通勤时间,提升了印尼的基础设施水平,更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5月24日,乘客在雅加达哈利姆站与停靠的列车合影。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雅万高铁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中印尼两国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在设计与运营中,雅万高铁处处融入印尼文化元素,从车站建筑风格到座椅内饰,中国高铁技术与印尼传统风貌交相辉映。

  截至目前,约4.5万人次印尼员工通过“师傅带徒弟”等方式,接受了中方提供的专业培训。张明介绍,在此过程中,中印尼工程技术人员克服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建立起深厚友谊。

  “看到中方同事喜欢印尼美食、尊重当地文化,我非常高兴。”蒂妮的感受尤为真切。

  今年是中国与印尼建交75周年。作为中印尼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不仅增强了印尼各界对中国技术的信任,也悄然改变了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如今,越来越多印尼人以雅万为荣。”曾参与项目建设的华人张展伦说。

  张明表示,雅万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条惠及民生的发展之路。许多印尼人亲切地称它为“我们的高铁”,这份认同感正是中印尼民心相通的真实写照。(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绿色低碳渐成风尚

本次论坛设置“养老现状与发展难题”“创新探索与解决方案”“多元需求与未来展望”三大环节,权威专家、行业高管、媒体嘉宾和老年群体代表将共话中国老龄化形势的机遇与挑战,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为推动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日均人流五万次!带你乘“最美西郊线”赏北京秋景

东交民巷小学教务主任周国贞观察,课间延长后,孩子们开始带玩具了,“一些同学带着翻花绳上学,课间和同学一起玩。还有些孩子带纸牌,为的不是打牌,而是‘搭高’,一张张纸牌用各种角度搭起来,如何让纸牌不倒,考验着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物理、数学等多种知识储备。”周国贞说。

【两会30秒】代表谈积石山灾后重建进展 展示建设方案图

在马来西亚时,尤长靖通过互联网看到了很多中国音乐类的电视节目,优渥的音乐土壤,较大的发展空间让人羡慕向往。于是,尤长靖便毅然决然踏上了来中国求学的旅途,“第一次坐上来中国的飞机,当我听到身边的人都在说和我一样的华文时,瞬间就能感受到血脉之间的亲近”。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成功下水

海外商会代表走进南京栖霞觅商机话合作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振武在致辞中表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离不开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希望与会专家在深入交流研讨中,进一步激发真知灼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理论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